過去20年,大腸癌的病例不斷攀升。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字,1986年本港大腸癌患者的數目只有1,832名,即每10萬人約有33.2名大腸癌患者;但於2008年已上升至每10萬人約有57.8名患者, 即全年有4,031新症,證明大腸癌已變得更普遍,並攀登至癌症殺手榜第二位,更有超越第一位肺癌之勢。值得注意的是,大腸癌患者年齡的中位數為55歲左右,但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。

在多個基因的變化下,正常的大腸黏膜會首先增生出瘜肉,然後再轉變成腺癌,這個變化要經過五至十年。促成這個變化除了遺傳因素影響外,還包括某些致癌物質如煙草、電療等;另外還有環境因素,如高脂低纖的飲食習慣。現今的快餐式飲食文化,正正是大腸癌患者數目不斷上升的原因。結腸癌的初期患者並不會如一般患癌者消瘦,而是體重正常,甚至肥胖。

大腸癌的病徵不只便血及腹痛,腫瘤的位置、大小及擴散情況均會產生不同的病徵:

腫瘤情況

病徵

位於右側結腸

貧血、腹部有硬塊、右下腹疼痛、大便帶有黑或瘀紅色

位於左側結腸

大便習慣改變、次數頻密、大便體積變幼、腸道阻塞

位於直腸

大便帶有鮮血或黏液、排便不清

擴散至腹腔

產生腹水以致造成腹脹

擴散至肝臟

右上腹疼痛並可能摸到硬塊

醫生若經觸診後有所懷疑,便會為病人安排進行大腸鏡檢查,若檢查時發現腫瘤,可即時抽取組織化驗,並可同時檢查腸道是否長有多個腫瘤,如有瘜肉亦可同時割除。如果化驗確診患有大腸癌,便需要進行電腦掃描(Computed Tomography,簡稱CT Scan)或正電子掃描(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,簡稱PET Scan)檢查,目的是了解腫瘤有否出現擴散。

結腸癌 – 內窺鏡影像
結腸癌 –
CT Scan 電腦掃描影像
結腸癌出現肝轉移 –
CT Scan電腦掃描影像
結腸結構圖

大腸癌的病徵不只便血及腹痛,腫瘤的位置、大小及擴散情況均會產生不同的病徵:
現時,國際用以評估腫瘤的標準是「TNM」指標。T(Tumor)表示腫瘤侵蝕腸壁的深度,N(Node)表示被癌細胞入侵的淋巴結的數目,M(Metastasis)則表示有否擴散轉移至別的器官。另外,「TNM」又按不同的代表範疇再作區分:

T(Tumor):分辨腫瘤侵蝕腸壁的四種程度,以T1的受腫瘤入侵度為最低

  1. T1:腫瘤入侵至腸壁面層黏膜
  2. T2:腫瘤入侵至腸壁下層黏膜
  3. T3:腫瘤入侵至腸壁肌肉層
  4. T4:腫瘤入侵至外膜層

N(Node):被癌細胞入侵的淋巴結數目
(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建議,要準確界定「N」的分期,醫生至少要抽取檢查病人十一個淋巴結)

  1. N0:無淋巴結受腫瘤入侵
  2. N1:一至三粒淋巴結受腫瘤入侵
  3. N2:多於三粒淋巴結受腫瘤入侵

M(Metastasis):腫瘤擴散情況

  1. M0:沒有擴散跡象
  2. M1:有擴散到其他器官,如肝、肺、骨、腹腔及腦

至於怎樣以「TNM」指標區分腫瘤處於癌症的第幾期?簡單來說,要看腫瘤的局部侵蝕程度、受腫瘤入侵的淋巴結數量及擴散的情況:

期數

TNM

T1 N0 M0或T2 N0 M0

T3 N0 M0或T4 N0 M0

任何T,再加N1或N2,及M0

任何T,任何N,及M1

舉個例子說,如果檢查結果顯示腫瘤還處於腸壁,就算已屬T3或T4階段,而沒有擴散至淋巴結或其他器官,只要施以切除手術就可以了,不需要接受化療,這是屬於第一期或第二期。
愈是早期的腸癌,施手術後的復發機會愈低。以手術後五年計算,第一期的復發率少於一成,第二期介乎二至三成,而第三期則達五成。醫學研究結果指出,第三期的患者於手術後再施以化療,比較沒接受化療的患者,能顯著減低癌病復發的機會。

治療大腸癌的最佳方法是進行手術切除癌腫瘤,尤其當腫瘤尚未擴散,可開刀切除附帶腫瘤的一段大腸、淋巴組織及供應該腸段的血管。手術後再化驗淋巴組織,若當中發現癌細胞的蹤影,則需要安排化療,減低日後復發的機會。要監察病情有否復發的跡象,手術後患者需要每三個月覆診一次,並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,以及早發現不正常現象。